租金飆漲已成為這個東南亞國家的主要問題。
"在新加坡市中心,伊娃·德(Eva Teh)腳下的公寓租約於去年底到期。
這位新加坡籍的女士和她的丈夫預料到了他們每月的房租會上漲。但他們沒有準備好應對房東提出的60%的漲幅。
她告訴BBC:“我們立即開始尋找可用的公寓。但我們發現,租金暴漲了。”
“想到自己可能無法負擔住所,這使我們感到非常害怕,” 她補充說。“感覺像是世界末日一樣。”
德女士表示,她幾乎無法選擇,只能與房東談判謀求更好的協議。
現在,他們支付每月新幣2,900元(約合2,185美元、1,732英鎊)的租金,比房租上調前的1,950新幣高得多。
“為了應對租金的上漲,我正在強迫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,以便賺更多的錢,”媒體自由工作者德女士說。
“在無法維持生計的月份,我將不得不動用我的儲蓄。幸運的是,我們有緊急基金,可以在這種情況下使用。”
她不是唯一一個受到暴漲租金困擾的人。在這個東南亞國家,租金急劇上漲已成為一個重大問題。
去年,私人住房租金以超過十年來最快的速度上漲,最近幾個月繼續攀升。
全市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正在上漲,包括公共住宅區和高端房產的租金。
根據房地產咨詢公司「廣申集團(Knight Frank)的資料,新加坡現在擁有全球租金增長最快的豪華物業租金,超越了紐約。
這些漲租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延誤了建設項目,並將更多的當地人帶入市場,該國的房屋與發展委員會(HDB)和城市重建局(URA)告訴BBC。
在新冠疫情迅速恢復期間,非居民的回流也使租賃需求有所增加,他們補充說。
該國的租賃市場長期以來一直被外國人主宰。這是因為新加坡的5.6百萬居民中,大多數人購買了公共住房的長期租約。
傳統上,新加坡人在結婚前不會離開家庭住所,但現在情況正在發生變化。
PropertyGuru房地產門戶的陳志文(Tan Tee Khoon)表示,越來越多的年輕新加坡人選擇租房。
他補充說: “他們希望擁有自己的空間,並與志同道合的社群生活在一起。因此,共居已成為近年來更受歡迎的選擇。”
當新加坡在2021年實施疫情管制措施時,Pearlyn Siew搬進了一個共居房產,其中她有自己的房間和共用設施,包括浴室、廚房和洗衣設施。
她告訴BBC:「在 Covid期間一直呆在同一間屋子裡之後,我需要距離我的家人。感覺非常窒息。
我的父母不同意,我們關係很糟糕,但是我在自己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空間後,我的與他們的關係得到了改善。我能夠以更健康的神經系統與他們聯繫。
與此同時,阿謝爾·蔡(Asher Chua)因無法在與父母和三個兄弟姐妹共住的公寓裡工作而搬走了。
他說:「當你的兄弟姐妹不工作,你們住在同一個房間時,你們的時間表容易衝突。當你們處於不同的生命階段時,一起生活變得很困難。
阿謝爾和Pearlyn都未婚,年齡不到35歲,這意味著他們還不符合公共住房的資格。
社會學家蔡明發(Chua Beng Huat)說:「資格準則限制了單身人士獲得可負擔的住房,而不考慮個人擁有自己住所的渴望。
當房屋和發展委員會始終在努力滿足需求時,家庭對住房的需求要比單身人士大。
漲租也給LGBTQ+社群帶來了困境,他們佔租賃者的相當一部分。
該國不承認同性婚姻。 它剛剛废除了禁止男同性性行为的有爭議的377A法律。
房地產代理人William Tan表示:「影響單身人士的住房政策也影響著LGBTQ + 社群,但該社群也有其自身的問題。許多人由於不友善、危險或有害的環境,無法留在家裡,因此被迫租房。
然而,房屋發展委員會和城市重建局表示,隨著數年來有“大量住房”投入使用,“租金預計會下降”。
官方估計,今年將有大約40,000所公共和私人住房竣工,這是五年來最多的。
到2025年還有大約60,000所住房將竣工。
房屋和發展委員會和城市重建局补充说:「隨著供應投放到市場上,等待新房落成的上市機會漸增,這有助于緩和租賃市場情況。
然而,德女士將不得不一直租房,直到她的公寓竣工,還要再等三年時間。
她說:「我們談到了所有可行的選擇,但與家人住在一起並非如此。因為我們的父母住在海外。我希望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公寓落成,租金會降低,這一切都是無法預料的,因為沒有人能夠阻止Covid傳播。
-《BBC》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