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地區的政府正在花費數千億美元試圖扭轉這一趨勢。

人口下降成為一些亞洲最大經濟體的主要問題。
該地區的政府正在花費數千億美元試圖扭轉這一趨勢。這樣做會奏效嗎?
日本自1990年代開始推出鼓勵夫妻生育的政策。韓國則在2000年代開始進行類似的工作,而新加坡的第一項生育政策可追溯至1987年。
中國最近也加入了這一行列,其人口首次在60年內下降。
雖然很難確定這些政策究竟花費了多少錢,但韓國總統延壽決定最近表示,該國在過去16年中為提高人口數花費了超過2,000億美元(約合1600億英鎊)。
然而,去年韓國的生育率再次創下世界最低紀錄,每個女性預期生育的平均嬰兒數降至0.78個。
在鄰國日本,去年生育人數創下了不到80萬的歷史新低。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承諾,將把兒童相關政策的預算從10萬億日元(約合747億美元或592億英鎊)翻倍,占該國國內生產總值僅略高於2%。
全球而言,嘗試降低生育率的國家越來越多,而希望提高生育率的國家則自1976年以來增加了三倍以上。
那麼,為什麼這些政府想要增加人口數呢?
簡單來說,擁有更多能工作並生產更多商品和服務的人口導致經濟增長。雖然人口增加可能意味著政府負擔增加,但也可能帶來更高的稅收。
此外,許多亞洲國家正迅速老齡化。日本是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,接近30%的人口現在已經超過65歲,該地區的其他一些國家也不遠了。
相比之下,印度已經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。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年齡在10至20歲之間,這為該國的經濟增長提供了巨大潛力。
當工作年齡人口的比例變小時,照顧非工作人口的成本和負擔就會增加。
維多利亞大學的彭修建表示:“負的人口增長對經濟有影響,再加上人口老齡化,他們將無法負擔養老。”
該地區增加生育率的大部分措施類似:為新父母提供津貼、補貼或免費教育、額外的托兒所、稅收優惠和擴大的產假等。
但是,這些措施奏效嗎?
過去幾十年來,日本、韓國和新加坡的數據顯示,提高人口數的努力幾乎沒有影響。日本財政部已經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,指出這些政策是失敗的。
聯合國也持有這種觀點。“從歷史上來看,我們知道,我們所謂的人口結構工程政策,試圖鼓勵女性生育更多孩子,是不會成功的。”聯合國人口基金的艾蘭娜·阿米特奇告訴BBC。
“我們需要了解女性無法將工作人生與家庭生活結合的根本原因,這通常是因為政策上的限制。”她補充說。
但是,根據彭修建的說法,在斯堪的納維亞國家,生育政策比在亞洲取得了更好的效果。
彭修建表示:“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擁有良好的福利制度,養育孩子的成本更低。他們的性別平等也比亞洲國家更均衡。”
與此同時,許多亞洲國家在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排名較低。
此外,對於這些昂貴的措施應該如何籌資,還存在重大問題,特別是在日本,這是世界上最債務危機的發達經濟體。
日本正在考慮的選項包括發行更多政府債券,這意味著增加其債務、提高銷售稅或增加社會保險費。
第一個選項增加了未來的財務負擔,而其他兩個選項則會打擊已經苦苦掙扎的工人,這可能會說服他們生育的意願減少。
但是,INSEAD的經濟學教授Antonio Fatás表示,無論這些政策是否奏效,政府都必須投資。
他說:“生育率沒有增加,但是,如果沒有支持,那會怎樣?也許會更低。”
政府也在投資其他領域,以為萎縮的人口做好準備。
彭修建表示:“中國一直在投資技術和創新,以彌補勞動力減少的負面影響。”
此外,雖然在日本和韓國等國家,它仍然不受歡迎,但議員們正在討論改變他們的移民規則,以吸引海外年輕工人到來。
彭修建補充道:“全球而言,生育率正在下降,所以吸引年輕人來到你的國家工作將是一場競賽。”
無論生育率政策是否花費得值,這些政府似乎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