漲價已經減少了歐洲最大經濟體中家庭和企業的需求。
“長期通脹導致德國在今年第一季度陷入了經濟衰退,GDP增長數據得到了升級。”分析師們表示,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天然氣供應中斷,也對歐洲最大的經濟體造成了嚴重影響。德國統計局表示,今年1月至3月經濟下降了0.3%,去年最後一季度下降了0.5%,符合經濟衰退的定義。DekaBank的分析師安德烈亞斯·謝爾勒表示:“在巨大的通脹壓力下,德國消費者已經倒在了膝蓋上,帶動整個經濟一起下滑。”今年4月,德國通脹率為7.2%,高於歐元區的平均水平,但低於英國的8.7%,高物價之下的物價問題使得家庭支出下降,包括食品、衣服和家具等品類,工業訂單也在下降,反映出能源價格對企業的影響。原本,統計機構曾預測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長為0%,意味著德國將避開經濟衰退。然而,修訂後的數據顯示,家庭支出比上一季度下降了1.2%,政府支出下降了4.9%,且在政府減少對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后,汽車銷售也下降了。分析師表示,雖然德國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,但這場景稍有緩解,溫和的冬季和中國經濟的重新開放有所幫助。私人部門投資和出口增長了,但這並不足以讓德國擺脫經濟衰退的"危險區"。LBBW銀行分析師詹斯-奧利弗·尼克拉斯表示:“早期指標表明,2023年第二季度的表現也會類似疲軟。”不過德國央行-德意志聯邦銀行預計今年4月至6月季度經濟將有小幅增長,產業的反彈將抵消消費者支出的停滯不前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,德國經濟將萎縮0.1%,成為全球先進經濟體中表現最差的國家;IMF從英國負增長的预测中升级到0.4%的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