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BC獲得了獨家採訪權,進入了收取高達50%利率的非法放高利貸者。
每個人的日子過得越難,我的處境就越好。
D,這不是他的真名,在非法放高利貸行業工作已經有二十年,他說生意從來沒有這麼好過。
為了凸顯因生活成本高昂而求助於非官方放高利貸者的危險,我們接受了兩位放高利貸者的罕見採訪。
這種借貸方式沒有紙條,利率高,有時還會有殘酷的後果,與之相關的風險非常大。
D估計在二十年前開始從事保安工作,如今他已非法借錢給全國各地數百人。當我們在一個倉庫見面時,他的嘴巴被蓋住,戴著看起來很時尚的太陽眼鏡。
他說,幾乎所有的「客戶都是常客,他們在兩三個月內還清債務,通常幾個星期後又會再次借錢。
D補充說,由於通脹率依然居高不下,需求飆升。他現在接到的求助來自於單身母親和家庭,他們想借500至1000英鎊付煤氣和電費,或購買雜貨。
通常會收取高達50%的利率,或者採用「雙倍泡沫的條款,即每個月將原始貸款加倍。
大多數「客戶可能會接受他設定的任何條款,他說,這主要是出於絕望。
隨著價格沒有像預期的那樣迅速下降,需求很可能不會很快消退。
與BBC Newsnight分享的研究表明,潛在客戶基數可能正在擴大。
由政府支持的機構Fair4All Finance委託進行的一項新報告,研究了英國非法放高利貸的實際經歷。來自反欺詐公司We Fight Fraud和蘭開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收到了287名在過去三年曾與貸門和非法放高利貸者接觸過的倫敦、普雷斯頓、波特陶伯特和格拉斯哥的人的回覆,以及八名非法放高利貸者的回覆。
目前的用戶表示,他們平均借款約3000英鎊,客戶更有可能是低薪全職工人。
D自稱是「執法者」,這意味著如果違約或他的信息被忽視,將會發生什麼。
他說:「然後,車子就無法投保了。你房子前面的窗戶和門被拆除,然後甚至可能你會被痛毆。
他說毆打「很少,但承認自己曾實施過暴力行為,比如斷腿、打碎牙齒或眼眶,使人住院。
當被問及為什麼這種「執法必須如此殘忍時,他說:「這是個人的。他們傷害過我的方式,我想傷害他們 - 身體上和財務上。」
用他自己的話來說,他是在「提供服務,他需要借錢給人們後「得到他們的回報」。
另一位我們訪問到的活躍的非法放高利貸者「M聲稱在過去20年裡,已借出數百萬英鎊給客戶。
他現在在英國的不同地區運營一個團隊。他估計他目前有200萬英鎊的貸款。如果有一筆金額超過某個值的請求,就會轉交給他處理。
M與「富人」打交道 - 人們借款較高以資助房屋翻修或使企業擺脫困境。利率與風險成正比,通常需要提供保證人。
客戶給他一種保證形式,以防他們無法按時還款。這些擔保可能包括手錶、一套汽車鑰匙,或朋友的照片ID,這樣他就知道去哪裡找他們追債。
他說:「我對來找我借錢的人總是感到驚訝。他聲稱曾經為知名足球運動員的生日派對提供資金,這些人會在發薪日還錢給他。
由於很多人不願談論債務,沒有關於沒有許可證的放高利貸者營運人數的數據可供參考。去年一份由傾向右翼思想的智庫Centre for Social Justice發布的報告估計,英格蘭約有100萬人可能欠非法放高利貸者的錢。
M對「流氓生意」的傳統觀點不予理睬,他的收取方式依賴於恐懼。
他說:「現在這個時代,他更像是個討厭鬼。如果沒有聯繫,可能會在房子外面張貼照片,或者敲鄰居的門詢問你在哪裡。
她補充說,這種恐懼、威嚇和強迫最好不要有實際行為。
最近為Fair4All Finance進行的研究確實發現暴力情況很少,但威脅卻很常見。
一位客戶告訴報告作者,威脅的現實感在於他們的家人。「有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,但不僅僅是我...我因為傷害我的家人而遭受威脅...你媽媽會受到這種對待,你兄弟會受到那種對待。
格拉斯哥的另一位女性客戶聲稱,她被迫清潔一家辦公樓作為還清自己借款1000英鎊的替代方式。她的債務每次工作可以減少約30英鎊。
她將這種經歷描述為「侮辱,並表示自己感到焦慮和沮喪。她現在很少出門。
英格蘭追討放高利貸者的非法放高利貸團隊的Cath Wohlers表示:「現在比較在於他們進入你的腦袋,而不是斷你的腿。
她補充說,被逮捕的人中,去年有五分之一是女性。
研究還顯示,相對於普通人,客戶求助於非法放高利貸者之前更有可能被其他地方拒絕信用。
信用評級較差的人通常只能限於支付日貸款或其他高成本選擇。然而,許多高成本貸款業者,如Wonga(華致)等,在對消費者造成嚴重財務困擾的擔憂後已被監管淘汰。
消費信貸交易協會首席執行官Jason Wassell表示,市場過小「可能會走得太遠,進而減少了人們獲得信贷的機會,他們可能轉而向朋友、家人,甚至是非法放高利貸者尋求幫助。
但英國金融監管機構前董事會成員Mick McAteer表示,改進「次级放貸業者的監管措施保護了人們免受無法負擔的產品的侵害。
他建議應該采取更多措施幫助人們處理債務,並提高像社區放貸機構或信用合作社這樣的替代選擇。
根據英國銀行的數據,全英國有約198萬人使用信用合作社。一些專家表示,在高成本貸款業者退出市場之後,這些機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才能填補空白。由於缺乏技術訪問權限,信用合作社無法像私營公司那樣迅速接觸到消費者,也很難迅速擴大規模。
隨著價格持續上漲,像「D和「M」這樣的非法放高利貸者的業務並沒有放慢的跡象。
但正如Cath Wohlers所警告的那樣:「他們絕對會把你榨乾,這根本不值得。
如果你背負債務,與你的債權人談一談,討論而非借更多錢來脫離困境。
資訊與支援:如果你需要有關債務的幫助,這些BBC行動指南連結可能有幫助。此外,你還可以聯繫非法放高利貸團隊的熱線0300 555 2222。